发布时间:2023-11-03 来源:信贷风险管理
字体: 大 中 小
(金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宏伟目标)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,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,全面加强金融监管,完善金融体制,优化金融服务,防范化解风险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。
(成绩有目共睹,来之不易)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,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,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,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、理论创新、制度创新,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,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,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,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,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。这些实践成果、理论成果来之不易。
(但金融领域依然问题突出)同时要清醒看到,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、相互影响,有的还很突出,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,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,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。
(政治站位、使命担当)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强化使命担当,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,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。
(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)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,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、专业性、战斗力为重要支撑,以全面加强监管、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统筹发展和安全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,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,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。
金融高质量服务: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。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,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。
(货币政策)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,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,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;
(信贷政策)优化资金供给结构,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,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。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;
(金融领域的重点方向)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;
实体经济: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,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。
(直接融资)优化融资结构,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。
(注册制)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,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;
(上市公司)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;
(证券公司、资管机构)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;
(债券市场)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(间接融资)完善金融机构定位。
(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定位)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,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;
(中小金融机构定位)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,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;
(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)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;
(保险业定位)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;
(金融市场)强化市场规则,打造规则统一、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,促进长期资本形成;
(国有资本管理)健全法人治理,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,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,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,做好产融风险隔离。
金融开放: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,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。
(金融开放配套制度)坚持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并重,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,
(吸引外资)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,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。
(金融中心建设)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,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。
防范化解风险:全面加强金融监管,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(五大监管原则)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,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,全面强化机构监管、行为监管、功能监管、穿透式监管、持续监管;
(不留盲区)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;
(监管力度)严格执法、敢于亮剑;
(重点打击对象)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;
(中小金融机构风险)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;
(地方债务风险)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,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,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;
(房地产业风险)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,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,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,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,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加快保障性住房等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;
(严防三大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的共振)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,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,合理引导预期,防范风险跨区域、跨市场、跨境传递共振。
(外汇风险)加强外汇市场管理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;
(处置原则:权责一致、激励约束相容)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,健全权责一致、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;
(阐述化解风险和违法犯罪、腐败行为的关系)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,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,扎实稳妥化解风险,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,严防道德风险;对风险早识别、早预警、早暴露、早处置,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。
金融工作体制顶层框架改革: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。
(中央金融委)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,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,做好统筹协调把关;
(中央金融工委)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,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;
(地方金融委和金融工委)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,落实属地责任;
(人才队伍)要坚持政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标准,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;
(金融系统文化)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坚持诚实守信、以义取利、稳健审慎、守正创新、依法合规;
(金融法制)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,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,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。
(总结发言)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,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、自觉贯彻落实。
(宏观调控、货币政策、信贷政策)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,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,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;
(金融高质量服务)加强优质金融服务;
(金融开放)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,服务好“走出去”和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;
(风险化解)健全金融监管机制,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,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;
(服务实体经济,扩大内需)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,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;
(市场流动性)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;
(继续调控银行贷款利率)融资成本持续下降;
(资本市场)活跃资本市场;
(整体目标)更好支持扩大内需,促进稳外贸稳外资,加强对新科技、新赛道、新市场的金融支持,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。